楽器・音楽機材:修订间差异

来自null102开悟场域
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
无编辑摘要
无编辑摘要
 
(未显示同一用户的4个中间版本)
第1行: 第1行:
设备并不是什么特别高深的学问,所以并没有放在[电声乐器]这一栏
设备并不是什么特别高深的学问,所以并没有放在[电声乐器]这一栏
当代电声乐器最重要的是拾音器,其次是五金件,再其次是琴颈,而琴体是最不重要的。所以我买琴大多数时候是为了多一个地方装拾音器(bushi。这个页面大体上可以理解为拾音器和五金件的导购指南。

== 主流拾音器平台横屏评 ==
== 主流拾音器平台横屏评 ==
我认为大家说主动拾音器“清音差”“动态差”主要是说它没法弹Strat单线圈Tone打满弹的那种东西,弹爵士只要音量扭没高频补偿,然后Tone打得够低,我迄今为止还没见过所谓“音头太猛”“音色太清冷”“不能弹爵士”的情况。相比之下,我用过的传统单线圈Strat基本上都是音色太亮太薄,基本上是没法弹爵士的。单线圈弹爵士也没大问题,线圈缠绕匝数够多,Lace Sensor平台,EMG平台,堆叠双线圈,磁轨小双线圈,都可以,但就是不能用传统Strat单线圈。相较于“高频通不通透”这种问题,我更在乎的是噪音恼不恼人,和能不能有让我满意的Jazz Tone,所以传统单线圈基本是在我的选择范围之外的,有Suhr静音系统的情况下也可以,不过这玩意太贵了。这个话题属于占坑,因为拾音器不是什么特别便宜的东西,仿制品的性能也无法令人信服,下面列举一些我感兴趣的和用过的拾音器配置,如果有了足够的钱那就会写下测评。

== 主流电吉他琴桥平台横评 ==

== 主流电吉他琴型横评 ==


== DTM机材 ==
== DTM机材 ==

2025年9月7日 (日) 08:17的最新版本

设备并不是什么特别高深的学问,所以并没有放在[电声乐器]这一栏

主流拾音器平台横屏评

我认为大家说主动拾音器“清音差”“动态差”主要是说它没法弹Strat单线圈Tone打满弹的那种东西,弹爵士只要音量扭没高频补偿,然后Tone打得够低,我迄今为止还没见过所谓“音头太猛”“音色太清冷”“不能弹爵士”的情况。相比之下,我用过的传统单线圈Strat基本上都是音色太亮太薄,基本上是没法弹爵士的。单线圈弹爵士也没大问题,线圈缠绕匝数够多,Lace Sensor平台,EMG平台,堆叠双线圈,磁轨小双线圈,都可以,但就是不能用传统Strat单线圈。相较于“高频通不通透”这种问题,我更在乎的是噪音恼不恼人,和能不能有让我满意的Jazz Tone,所以传统单线圈基本是在我的选择范围之外的,有Suhr静音系统的情况下也可以,不过这玩意太贵了。这个话题属于占坑,因为拾音器不是什么特别便宜的东西,仿制品的性能也无法令人信服,下面列举一些我感兴趣的和用过的拾音器配置,如果有了足够的钱那就会写下测评。

DTM机材

没啥意思,我想把我大部分软件都卖掉,现在人的插件太多了,Steinberg和苹果原厂的,可能再加一个Zebra2,对我来说可以胜任所有工作

声卡我现在有两张,机架上用的UMC1820,便携声卡是Presonus 26c

电脑方面现在性能都过剩,随便捡点洋垃圾就能组台性能很好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