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曲:修订间差异
跳转到导航
跳转到搜索
(创建页面,内容为“=== 必要的知识: === * 十二平均律体系,功能性和声,调性和声,泛音列等基础声学 * 拍号,全音符到三十二分音符 === 可有可无的知识: === * 纯律等其他十二平均律以外的律式 * 无调性理论(序列主义),序列主义(全面序列主义)理论,梅西安理论等 * 西方音乐史 === 推荐的书籍: === * 勋伯格全套著作 * 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音乐卷 ===== 用来随便…”) |
(没有差异)
|
2024年10月25日 (五) 07:49的版本
必要的知识:
- 十二平均律体系,功能性和声,调性和声,泛音列等基础声学
- 拍号,全音符到三十二分音符
可有可无的知识:
- 纯律等其他十二平均律以外的律式
- 无调性理论(序列主义),序列主义(全面序列主义)理论,梅西安理论等
- 西方音乐史
推荐的书籍:
- 勋伯格全套著作
- 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音乐卷
用来随便看看的:
- 斯波索宾,欣德米特等其他和声学
- 梅西安-我的音乐语言技巧
- 阿多诺等其他一系列音乐哲学,以及林其蔚等小布尔乔亚音乐科普
推荐的期刊:
- Music Theory Online
- Music Theory Spectrum
- Journal of Music Theory
- SMT-V/SMT-Pod
我认为西方音乐史中最重要的作曲家(时间排序):
- 瓦格纳(1813-1883)
- 勋伯格(1874-1951)
- 里盖蒂(1923-2006)
很好的作曲家:
威尔第(1813-1901),斯克里亚宾(1872-1915),武满彻(1930-1996),陈其钢(1951-),赵季平(1945-)
其实并没有很好的作曲家:
梅西安,施托克豪森